今年的奧斯卡在大家忙著過新年的時候,無聲無息的過去了,玩偶本身是會看一下,但不會對得獎名單或是誰入圍感到特別興奮,更不用說寫奧斯卡或是金馬獎的心得等等。
不過,實在太多人在問玩偶一個問題-「《星際效應》入圍的也太少了吧?怎麼可能!是不是黑箱?」這問題也的的確確勾起我的興趣,於是花了一些時間收集了網路上的評論,整理一下後在這邊分享給各位。
一、《星際效應》入圍及得獎奧斯卡的有哪些獎項
入圍:最佳配樂、最佳音效剪輯、最佳音效、最佳藝術指導、最佳視覺效果
得獎:最佳視覺效果
二、群雄論戰
(一)、請跟自己比派
他們的說法是這樣,諾蘭本身太愛搞時間科幻類的主題,像是《全面啟動》和《針鋒相對》
都是以雷同的主題再進行「對於時間的掙扎以及抗拒是諾蘭最愛的一套。」但如果你是一
位資深奧斯卡評審,同樣的導演你應該會希望他有所突破吧?
(二)、都是《地心引力》惹的禍
他們的說法是這樣,《地心引力》在去年以相同的科幻電影手法,成為了奧斯卡最大冠軍
,時隔一年,又來一部大家議論紛紛的《星際效應》,如果頒給《星際效應》那乾脆以後
大家都拍科幻片算了,更遑論《星際效應》根本沒超越《地心引力》!
(三)、科幻片就是劇本爛
他們的說法是這樣,科幻片的劇本本身就是在搭順風車,大家不如去想想《星際效應》的
劇情是怎樣,一切情節都附和著物理學家Kip Stephen Thorne的理論去發展,劇本變成了
理論的附屬品,缺乏了電影的自主性。
三、玩偶自己的想法
一開始聽到《星際效應》入圍的獎項如此之少,其實也是感到很意外,受到媒體的薰陶之
下,我也漸漸有了"星際迷"的情況發生,但回頭來審視奧斯卡所給予的獎項裡來說,真的
就是當頭棒喝,上面三種網路上的派別玩偶都不太贊成,太主觀之下反而只像是單方面的
無理取鬧。
如果真的要論「得獎」這件事來說,最基本的就是要分門別類,例如:為什麼《星際效應》
沒有得到最佳導演獎?然後再去思考,所謂的「導演」是在幹嘛?接著再去想,那跟其他
的片比起來,《星際效應》的運鏡、轉換、鏡頭所要傳達給觀眾的感受,是不是比其他的
片還差?
奧斯卡是一場競技,如果對方只是木乃伊,你只要用出印何闐就贏,如果對方是印何闐,
你就得是魔蠍大帝。
別誤會,玩偶依然非常喜歡《星際效應》帶給自己的餘韻,但如果要因為它在奧斯卡沒得
獎而忿忿不平,我還是相信專業。